龍港中學高二(16)班黃文銳
覽眾山群小,賞名山險峻。曾聽過神仙居韋羌山的峻與險,如今有幸去欣賞這美麗風光,自然高興。
正是雨后初晴,氣溫不是很高。我們享受著大自然的清香,借助導航的引導,向韋羌山出發了。剛到山腳,高聳的秀峰和突兀的危崖便引導著我們奔向那便利的纜車和扶梯。
在纜車上我抬頭遠眺,青山縈回,外與天際相接。此時,群山的遼闊浩渺與天地間的大氣合一,崇山峻嶺宛如小土丘,群山之間,雖只有尺寸之遠,實際卻有千里之遙。
下了纜車,上了扶梯,隨著人流,我們到了山腰平坦之地。韋羌山上的一崖一洞,一石一峰,都能自成一格,于是有了“觀音”“如來”“天姥峰”等奇觀。從不同角度去欣賞可以看到不同的模樣,據說,心中所想不同看到的景象也會有所不同。小姨婆說自己看到了觀音佛手像,而在我看來,除了石頭還是石頭,大概是我心中沒有所想吧。
我們在平坦的山路上步行了一個多小時,一行人都已經大汗淋漓。走著走著,我們走進了柏樹林,亮了的天色略微暗了下來,好像黃昏提前進入了人間。氣溫陡然降了下來,汗水慢慢地減少,不知不覺地竟然覺得有些冰涼。弟弟興奮地把這里叫作“涼洞”。我們貪婪地呼吸著,吶喊著,打鬧著。然后精神抖擻奔赴下一個觀景臺“如意橋”。在如意橋下,有著絕美的峽谷風光,林泉相依,有奇巖,有幽谷,有雄瀑,有清水,有美霧,氣象恢宏,悠然自得。
一路上,我們歇歇走走,走走歇歇,享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也贊嘆著景區景點的巧奪天工。漸漸地,太陽下了山,灰暗的暮色,由遠而至。云薄了,霧又上來了,在山與霧中,我與大自然漸漸地融為一體了。
人生三千事,淡然一笑間。盡管我們在山路上走了不少冤枉路,但正是這樣的意外,我們才體驗到了“涼洞”這樣意料之外的歡樂。后來想起來,旅途中最值得懷念的,不就是那些被浪費的時光、那條不知去向的小路、意料之外的美景和故事么?
指導老師陳劍穎:游玩是從坐纜車開始的,然后移步換景,全程情隨景遷,有感而發,真情實感,尤其最后的感慨頗為深刻。
編輯:錢賢豪 責編:李甫倉 監制:薛毓訓